微信 / 朋友圈
在三棵树的战略会议室里,挂着一幅特殊的时间轴:2005年聚焦农村市场、2015年进军艺术漆、2020年布局工业涂料、2024年切入新能源汽车涂料……每个关键节点都精准踩中政策红利与行业趋势。这家企业用法家“因时而变,因势而治”的智慧,在20年里完成从区域品牌到全球竞争者的三级跳跃。
法家主张“世异则事异,事异则备变”,面对外资品牌垄断,洪杰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:早期聚焦三四线城市高端市场,2015 年进军艺术漆赛道,2020 年布局工业涂料,2024 年成立上海汽车新材料公司。这种 "以柔克刚" 的战略调整,使三棵树在 2025 年涂料品牌排行榜中稳居前三,成为唯一进入世界 20 强的中国企业。
2003年创立时,立邦、多乐士垄断一线城市,洪杰发现三四线市场存在“高端需求真空”,消费者愿为健康产品支付溢价,但缺乏可信赖的品牌。三棵树避开与外资品牌的正面竞争,通过“县镇公路广告+农村墙体彩绘”渗透,2010年县级市场覆盖率达92%,奠定区域龙头地位。
2020年,当新能源汽车销量刚突破100万辆时,三棵树已投入2亿元建设上海汽车新材料研发中心,针对电动车“轻量化、耐腐蚀”需求开发水性金属漆。2024年,其产品进入比亚迪、蔚来供应链,工业涂料收入同比增长68%,在行业下行周期中逆势扩张。
法家强调“明主因时而变,随事而制”,三棵树将政策解读转化为具体实践:
1. 市场布局的 "三阶段跃迁"
初创期(2003-2015):避开立邦、多乐士在一线城市的垄断,聚焦三四线城市高端市场,2015 年艺术漆市占率达 35%。
扩张期(2016-2020):借房地产红利进军工程渠道,服务港珠澳大桥、大兴机场等国家级项目,工程涂料销量跃居行业第一。
转型期(2021 - 至今):提前布局工业涂料,成立上海汽车新材料公司,中标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涂料项目,2024 年工业涂料收入占比提升至 15%。
2. 政策红利的精准捕捉
响应 "双碳" 政策,开发辐射制冷涂料,使建筑能耗降低 25%;参与制定 103 项国家 / 行业标准,推动绿色建材认证体系建设。2024 年借 "设备更新" 政策东风,推出旧墙翻新服务,上半年家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20.12%。
法家“立法定制”思想,三棵树用标准定义行业:
在技术研发上,三棵树与故宫联名推出 "国石" 系列艺术漆,将传统美学与现代工艺结合;开发无醛添加板材专用胶,打破外资企业技术垄断。这种创新策略,使其拥有近 700 项专利,参与制定 103 项国家 / 行业标准。
1. 参与103项国家/行业标准制定:从《水性建筑涂料》到《绿色产品评价技术规范》,三棵树将技术优势转化为规则话语权。例如,在艺术漆标准制定中,推动“有害物质限量”指标严于欧盟标准30%,抬高行业准入门槛。
2. 技术+文化”的双重占位:与故宫合作开发“国石”系列艺术漆,将青金石、寿山石等传统美学元素融入产品,既满足高端市场对文化内涵的需求,又通过“非遗工艺现代化”建立差异化壁垒。2024年该系列产品在设计师渠道推荐率达62%,成为进口品牌的强劲对手。
三棵树的战略实践,启示中国企业:真正的战略韧性,源于对“势”的深度理解。既能洞察宏观环境的“大势”,也能创造细分市场的“小势”,最终在变化中锚定不变的本质:顺应规律,创造价值。
正如洪杰所言:"中国企业的全球化,不是简单的产品输出,而是东方管理智慧的价值输出。" 三棵树的探索,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东方管理范式。
南海教育集团创新引领,致力于“模式的开创者、标准的制定者、行业的引领者”,经过团队多年的研究与实践,与马来西亚和立大学共建“中国式管理学院”,首次将“中国式管理”形成在职研究生(硕士、博士)学科教育体系,面向全球华人,开展“中国式管理”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。
官方公众号:东方管理硕博
扫码交流:招老师